參展工藝家 陶禧藝術 翁淑美
陶藝家翁淑美長年投入陶藝創作及教學。以意象與質感為創作理念,運用細膩的手感與釉色,大至公共藝術,小至生活陶器都能感受到女性特質的圓潤線條與花蓮在地的山海特色。
參展工藝家 瑪武拉外工作室
位於花蓮光復的阿美製陶文化傳承者李玉英老師,透過陶藝展現族群的生活文化與歷史,藉由陶藝教育延續及傳承傳統文化工藝的美好。
參展工藝家 臺灣木想傢人才培育協會
由王嘉納老師成立,位於花蓮玉里,提供學生體驗木作及職業探索,帶領長期培養的學生們一起推動木工產業,讓在地的青年有一技之長,能透過雙手在故鄉落地生根,返鄉生活。
參展工藝家 Maca嘛吒
由移居都蘭的魯凱族藝術家-安君實所創立的家具設計品牌。
在創作中不斷地傳達人與土地連結的重要性,思考如何跟自己溝通、如何生活?將工藝落實在生活,也讓工藝成為文化的表現。
參展工藝家 藤木植人有限公司 負責人 陳豪毅
南王卑南族人,因為母親的嫁妝(藤編便當盒),發現自己的外公也是非常會編織的人,決定開始承襲這個重要的技藝。對於材質堅持全程自己處理,相信只有經歷山林材料的處理,工藝的過程才是無法複製。
參展工藝家 鄭浩祥
曾任印尼雅加達DUTAROXI UTAMA藤業公司廠長、日本廣島MAKI株式會社藤手藝講習指導老師、台灣藤業及中國藤業公司技術總監等,為實業經驗豐富的工藝師。透過雙手創造一個個竹構建築,述說的是一個族群的生活、文化與社會。
參展工藝家 陶錫工藝-楊蕙如&王邦珍
錫工藝師楊蕙如,師承國寶藝師陳萬能。於花蓮玉里與作陶人王邦珍( 師承陶藝家方啟文)共同創立「陶錫工藝」。藉由自然材質來承襲傳統 的美好,透過創作對話的方式,實踐於日常生活裡。
參展工藝家 太平洋珠寶飾務所 後山金工房、自然禮讚、Midudu Jewelry Lab
太平洋珠寶飾務所是位於花蓮的共同創作空間,集結了相同理念的品牌,希望透過金屬工藝,傳達細節的美感體驗,形塑生活應用美學的態度。讓更多人認識手作飾品獨一無二的手作美好。
參展工藝家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嚴玉英
嚴玉英女士為噶瑪蘭香蕉絲織布工藝復振的第二代工藝師,完整參與香蕉絲織布工藝復振的歷程,保存了瀕臨失傳的傳統織布文化知識,獲得「人間國寶」的殊榮為實至名歸。
參展工藝家 石山部落
由石山部落工坊成員發起成立合作社開始製作草繩,將月桃帽與注連繩工藝做了最美的呈現,也與在地微型工坊共享空間,豐富作品多樣性。
參展工藝家 鄭梅玉
獲「工藝之家」殊榮的鄭梅玉老師對於藺草的特質與運用熟悉自如,具韌性不易斷裂的材質,像極了創作者本身不怕挫折、不斷創新的個性,在一壓一摺之間與轉折的過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獨特的草香,讓更多人能在日常中看見樸實的美好。
參展工藝家 橘色月亮文化工作室 洪啟榮
洪啟榮老師透過漆藝將排灣族生活美感的精神再次帶回到日常生活之中。採取對環境最友善的態度,「依時而作」的精神,融入自然工藝、漆作、細木器皿追求著當代排灣的線條,展現文化的優雅與尊貴。
參展工藝家 木NXFOUR 謝志偉
從一塊木料到一件作品的完成,透過簡潔的設計及最大使用的範圍來製作作品,透過再生利用賦予第二次的生命以表達對「木」的珍惜。透過木食器為載體,運用天然的生漆塗裝,安全又耐用的漆器給予溫潤的質感,讓生活過得更優雅。
參展工藝家 拉日革安 林嘉倫
以原民狩獵文化、皮革工藝及自然植材為創作元素,將排灣傳統工藝融入在生活中,讓生活注入儀式感的幸福!一起延續價值,講究生活。
參展工藝家 卡塔文化工作室 林秀慧
「卡塔」-排灣族古語以有花紋的珠子族語的正式稱法qkata而定名。透過琉璃珠上的符號來保存與延續排灣族的文化,透過工藝述說自己族群的故事。
參展工藝家 宋宜錦
來自東排灣族土坂部落的藝術家宋宜錦,擅長擷取部落中常見的自然媒材,製作成不同質地的紙材與纖維並進行創作,再透過創作述說生活中不同人物的故事,說的是日常各種情感,也是透過工藝表現出情感的溫度。
參展工藝家 王標
兒時父親時常用留聲機播放著他所喜歡的老音樂,旋律與回憶讓王標把這股深深的悸動融入作品中,他帶著思念的心情開始創作出留聲機系列作品,延續與父親的連結,更將剛硬的石材將其轉化為可以撥放音樂的音響。透過聲音的撥放,吸引更多人與播放者及作品產生互動,這是剛與柔之間的連結。
參展工藝家 林立仁
林立仁透過創作表現出對於生活的各種美好憧憬,將自我感受投入作品,完成後又自然將感受反還。這種流動關係是「創作使人存在」的結果。不僅展現他對石雕藝術的熱情,也是一種對人生的體悟。
參展工藝家 葉權賢
曾經有廚師經驗的葉老師,作品訴說著對生命、石雕、環境的熱愛與關切,讓石材作品乘載著他對生活的期盼,更賦予石頭新的生命與故事。新作「咬痕」系列表現從初期自我探索到社會認同的過程,表達出藝術是最好的精神糧食,咬一口就能體會當中的甘甜美麗。
參展工藝家 陳哲偉
力求作品的美與品質之外,更透過創作將理念與質感闡述。從傳統的石雕創作進而將生活的事物結合,並可愛化,重新表現,讓觀賞者覺得藝術不再有很大的距離感,藉由觀賞作品療癒自己的心靈。
參展工藝家 高陽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Verde
為花蓮在地的蛇紋石加工廠,積極開創多元化經營,自營三泰礦業從原石開採到加工有完整的生產線。近年三泰礦業推出精品品牌Verde,以台灣蛇紋石為主素材設計,讓自然石材也能融入現代生活,重新展現石材本質之美。
參展工藝家 木子到森MoziDozen
工藝家李易達自學木作,結合在學期間所學的機械概念,創立MoziDozen/木子到森工作室,多以生活感受為靈感,透過木作創作出有溫度的作品,將燈具開關的使用轉化為更有力度及感染力的使用過程。在迎接女兒來到生命後,展開互動式燈飾的創作之路。
參展工藝家 陳利友妹
體內流淌著排灣族血液的陳利友妹,從小由母親傳授刺繡技藝,而後便投身於排灣族刺繡工藝中六十餘年,是台東首位傳統工藝國寶。刺繡作品融合排灣族八種手法和日治時期刺繡手藝,將部落文化與故事以織布記錄,展現區域人文與社會生活風貌。
參展工藝家 Dipong弟朋有限公司
由藝術家伊祐‧噶照 Iyo Kacaw 創立。作品融合天然的環保素材,設計活潑呈現部落的生活美學,以及與自然共處的居家生活。在作品裡可以看到來自花蓮港口部落的傳統文化、土地故事等帶給藝術家的養分。
© 2019